众所周知,叶绿素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重要的色素,它从光中吸收能量,转变为保持植物旺盛生命力的化学能。在“绿叶制药”看来,研发创新就是能使企业基业长青的“叶绿素”,不可或缺。
5月2日,绿叶制药集团传出喜讯:“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企业综合大平台”即将在该企业挂牌。作为全国八家之一,山东省仅此一家。
绿叶的生产和研发中心都坐落于烟台市高新区的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内。记者透过生产车间的玻璃幕墙看到,从制药、装瓶到分包、封箱,整个过程都是在无菌化的流水线上完成的。
绿叶的工作人员指着流水线上的小药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一种我们自主研发的药品,它可是我们绿叶的头号功臣,有三分之一的收入都是它贡献的。”
和中国大多数制药企业一样,绿叶在创立初期也扮演着仿制加工生产商的角色。
“现代药物研发的规则是西方人制定的,他们资金充足,做药物研发相对简单。”绿叶制药科技发展部总监左爱侠感叹道,在中国真正做药物研发的制药企业并不多,大部分在做仿制药,等着跨国公司某一药品的专利期过去,再对药物进行仿制出售,这就等于是一个单纯的加工生产商。
新药研发有三个特点让不少企业望而却步:首先是周期长,研发一种新药大概需要8至12年;其次是投入高,在国际上一种新药从立项研发一直到上市推广大概需要投入10亿美元;第三是风险大,一种新药从最初的化合物筛选到临床实验成功,大概是万分之一的成功率,而真正上市后,10种新药最终获利的可能只有3个。
“总跟在外国人屁股后面搞仿制,永远也无法拥有核心竞争力。”绿叶制药集团董事长刘殿波说,在1997年产值首次突破1亿元、实现利税2000万元后,企业有了转型的底气,就开始了艰难的自主创新之路。
1998年,绿叶正式成立药物研发中心,每年都将销售收入的10%投入自主研发,2013年的研发预算超过2亿元。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历程,绿叶跃升为创新驱动型药企。2010年初,绿叶“长效和靶向制剂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获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成为山东省两所国家药企重点实验室之一。如今,绿叶拥有300余人的专业研发团队,研发产品涉及新型制剂、天然药物和生物制剂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
作为一种抗肿瘤药物,力扑素是绿叶的拳头产品,是国际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上市的紫杉醇脂质体制剂。绿叶制药集团研发副总裁李又欣博士介绍说:“紫杉醇不溶于水,普通紫杉醇产品中含有蓖麻油,而一部分病人对蓖麻油过敏,可能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我们用脂质体包裹药物,就避免了这种情况的产生。”
为了这一种新药,绿叶就攻关12年,研发投入1亿多元。目前,像力扑素一样具有知识产权保护的生物医药产品,绿叶正在研发的还有30种左右。李又欣告诉记者:“我们选择了有特色、又有难度的研发作为突破口,比如新型制剂,这类药物在国际上价格较高,临床风险小,竞争力强,不易被仿制。”
微球技术就是这样一个研究领域。在国际上,绿叶制药首先把微球技术应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上,希望能实现有效治疗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又称老年痴呆症)的梦想。
通常,药物在进入人体后,开始浓度大时副作用也大,随着时间推移,又逐渐稀释减弱,无法达到稳定的疗效。而利用微球的长效缓控释技术,注射到体内后药物可以缓慢匀速释放,一次给药即可满足患者几个月甚至一年的用药需求,有利于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原先需要每天注射一次的药物,在应用微球制剂后,可以几周到几个月注射一次,能大大降低患者的痛苦,并且提高疗效。
从19年前的10万元起家,发展到年20多亿的销售额,绿叶制药始终把国际化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在刘殿波看来,实现国际化的跳跃点是产品能够与国际对话,拿到国际“通行证”进入市场销售是一个标志。目前来看,治疗血脂异常的血脂康有望率先达成绿叶人的心愿。作为一种独特的天然调脂产品,已完成美国FDA二期临床研究,正筹备进入三期临床研究。
在自主创新战略的引领下,绿叶近年来发展迅速,连续多年复合增长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并且有九成收入是来自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和制剂。创新的“叶绿素”让“绿叶”呈现出勃勃生机。
■行业背景 医药产业“转调”任重道远
我省是原料药生产大省,企业节能减排环保治理压力大;企业结构不合理,存在着企业大而不强、不高,小而不精、不专,一大批中小企业产品严重重复;并且,产品出口主要是原料出口,制剂产品出口量较少,医药产业“转调创”任重道远。据省经信委统计,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医药企业630家,完成销售收入2413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利税375亿元,同比增长19.6%;实现利润257亿元,同比增长16.2%。三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二位。
全省医药产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3%,一些大型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10%左右。自2005年以来,共获得新药批准证书800个,其中一类新药17个,新药上市数量居全国第一位。根据省生物医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省医药产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0家,重点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达到销售收入的8%以上;争取有100个新药物、50种高技术生物医用材料上市或进入临床研究,50个优势产品得到提升。
令人振奋的是,我国已经把新药研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十一五”期间,国家投入了约66亿元用于引导企业进行新药研制和开发;在“十二五”规划中,这一引导扶持资金增加到100亿元。
■记者手记 研发考验企业家的胆识和耐心
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5%以上的企业才有竞争力,但我国医药产业这一比例的平均水平不足4%,整个产业一年的全部研发资金约30多亿美元。投入貌似不少,但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仅仅美国一家辉瑞制药公司的年研发费用就高达八九十亿美元,占其销售收入的15%左右。差距之大,令人咋舌。研发与高投入、高风险紧密相联。中国药企尤其是研发型药企,要想迎头赶上,必须加大投入。但要把企业真正做大做强,在研发上就必须得冒一定风险,培养耐心,能否坚持下来,有赖于企业带头人的胆识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