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走向研发和品牌,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创新主体
嘉宾:
平其能 教授(原中国药科大学社会与管理药学博士生导师)
朱华结 博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河北大学
药物化学与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导师)
李又欣 博士(绿叶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研发副总裁)
药物研发是个世界难题。国际上研发成功一个新药,需要8亿~13亿美元、8~12年时间。药物研制出来后,要经过多次试验筛选:最初的动物实验不能完全预测临床结果,若顺利进入临床,Ⅱ期试验失败率约为40%,Ⅲ期成功率仅为11%。新药研究高投入、高风险,仅有不到1/5000的化合物最终成为药物,可谓名副其实的大海捞针。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预计到2017年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但由于研发团队经验和能力不足、资金有限等难题,新药研发依旧困难重重。尽管仿制药占据中国市场主流,但市场环境已经把众多医药企业推到了创新研发的十字路口,要在日趋激烈和国际化市场的竞争中生存并获得长远发展,必须把创新和开发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提高到战略地位。
如何更有效地开发新药,如何在投入和产出之间寻找到一个合理平衡的讨论从未间断。本报特别邀请了在药物研发领域孜孜不倦的专家、学者,借他们前瞻的视角纵览全球药物研发路程,或许能解开目前中国式药物研发的纠结,使获得新药的等待时间不再漫长。
转化医学避险
医药经济报:新药研发具有很强的前瞻性,特别是生物药。如何加强新药研发的风险管控?转化医学是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平其能:加强风险监控,关键是企业要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把握,了解市场的真正需求而不是盲目跟风,从而选择合适的选题,开发能真正在市场上站得住脚的新产品,同时在研发的全过程密切关注创新药的成药性、安全性、有效性,分阶段对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从源头开始就把风险管控到最小。
转化医学可能在一些新药研发的风险规避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但真正有实力和有能力开展这类工作的机构或企业还不多。应该说明的是,创新药的开发风险总是存在的,企业除了要规避风险,也必须提高自身抗风险的能力,这就必须不断用好药、用新药扩大市场,只有研发出好药、新药,真正用疗效讲话,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获得市场,壮大经济实力,成为能抗风险的企业。
朱华结:“反应停”事件后,美国、欧洲以及中国都加强了药物研发的强制要求指标与技术。新药研发是一个大的战略任务,需要发展什么药物,要从一个科学的发展前景来看。目前,一款新药的研发通常要斥巨资、耗时上10年,但在成本投入后,相当多的产品会在研发后期失败。转化医学是一个新的概念,倡导以患者为中心,将基础医学与临床需求联系起来,弥补基础实验与临床应用之间的鸿沟,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医药以及治疗的现状有所改善。
起步慢,发展快
医药经济报:近几年,不少研发者将目光投向转化医学。2009年以来,中国相继成立了70多家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根据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家对转化医学的投入将达到200亿元。未来中国转化医学的发展还需要哪些方面的推动?
李又欣:可以说,转化医学是近10年来国际生命科学界的一大热点。自2003年美国NIH正式提出后,转化医学的意义及其价值已引起欧美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催生战略行动。转化医学的理念一进入中国,就得到了包括政府、学术界和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虽然我国的转化医学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但是发展很快,全国一些院校和科研单位都成立了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为我国转化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转化医学的发展,需要根据中国的国情多方面推动:首先,现阶段国内的转化医学研究要注重选择优势项目、拳头项目作为突破口,避免很多专业齐头并进;第二,需要建立有水平的转化医学中心,避免大跃进,实事求是,统筹规划;第三,应该尽快形成并储备一批转化医学研究的专门人才和人才梯队。
产业推动科技进步
医药经济报:在“微笑曲线”理论中,曲线的中间是制造,左边是研发,右边是销售。如今中国的医药产业正从中间走向两端。您认为,中国医药产业的出路在哪里?是科技拉动产业还是产业推动科技?
平其能:产业推动科技进步,科技带动产业发展。没有产业的发展与支持,就没有相当的经济实力支持科研的开展,就不能形成雄厚的科研体系,难以进行具有前瞻性的科学研究,落后的科技无法推动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政府对新药的科研投入了大量资金,通过国家支持推动创新体系的建设,但新药的开发应该逐步从国家支持投入为主过渡到以企业支持为主。我们要认识到,企业才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是创新的推动力,如果产业能够真正地全面支撑起创新药物的研究和发展,也说明我国的医药产业真正强大了。
李又欣:“微笑曲线”的两端分别是研发和品牌,代表着高附加值,中间最低点是制造,意味着低附加值。这个曲线表明,中国医药企业要想获得高收入、高成长,就不能只停留在大规模低成本的单纯仿制,必须在研发和品牌上有所行动。
中国医药产业需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组合集成,新产品的顺利产业化,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以大公司为纽带
医药经济报:院校、研究所、小型研发公司、生物技术公司、大型制药企业的研究所、制药企业、CRO等都在不同程度或不同层面进行新药研发。这些研发机构应该起到怎样的作用?从整个产业链来看,如果要进一步整合资源,研发、生产、销售怎么结合?
朱华结:目前研发新药的单位太多,但就现状来看,还是以仿制药为多,真正的新药研发成果还很少。认真研发新药,必然是以大型公司为纽带,以科研院所为技术中心,国家从宏观上进行导向。依托这些大型研究中心、实体、研究院所,很多有特色的小型研究公司可以在他们力有不逮之处开展很多行之有效的研究,为大公司进行配套研究、前瞻性研究或者补充性研究,甚至小型企业独立开展自己看准的研究内容,一枝独秀也有可能。
平其能:我国的新药创制能力还比较弱,能够从事原始创新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国家支持的高校、专业院所以及有经济实力的药企。一些专业化的小型研究所或公司可能在某个方向或某类产品或某类研发特色服务方面有所作为,但只有自身做大、做强了才有能力在研发这条路上有更大作为。多数研发单位的新药研发走仿制道路,在很长时间里,这条路还要继续走下去。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院校的科学研究与市场的相关性还不够密切,前沿高新研究的成果转化需要企业的早期和长期介入,建议高校进行新药研发适当结合需求,与企业密切合作,实现双赢。
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企业要量体裁衣,在充分考察市场需求以及自身综合实力的基础上,在政策法规的指导下,开展产、学、研、医的有效结合,以形成产业化、具有市场需求、安全和有效的产品,推动我国新药研发事业的不断进步。
李又欣:上述机构都在不同阶段或不同层面进行新药研发,院校、研究所应该将力量集中于源头的探索,小型研发公司集中于项目产业化的可行性研究。新药项目的产业化是大型制药企业的职责,在国家政策方面,现阶段要更多注重新药产业化研究。
做特色研发
医药经济报:我国医药产业正步向世界,目前中国新药全球同步的开发能力怎么样?在这个资源融合的大时代,中国的新药研发能否利用全球化的资源走得更远?
平其能:新药创制有较大风险。我国药品自主研发新药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完整的科学研究体系还需要加强建设,各方面科学技术及管理层面的综合配套有待形成。国外的药物研发大多由企业自主完成,即使一些创新研究来源于科研院所,但企业自身有很强的消化吸收能力。我国目前尤其是前期的临床研究多依赖于科研院所开展的应用研究,对高科技的吸收能力也有待加强。
自主创新能力是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加强研发创新的实力,关键还是要靠自己。企业可以借助全球的资源不断壮大自己,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努力走出国门,面向欧美,增强经济实力,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项目,引进优秀人才,加强技术力量建设等,最终成为国际医药生产应用链中的一环。
李又欣:我国的新药研究源头创新不够,能解决产业化等大问题的重大技术创新还很少,亟待开展更多、更深入的研究。就投资力度而言,国内一家制药企业每年投入到研发的资金最多5亿元左右,国际大公司的研发投入达到50亿~80亿美元。中国的新药想要在国际主流医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不能走与跨国公司同样的路线,拼资金拼人才,而要走符合自己实力的路,做有特色的研发,与跨国公司联合开发,充分利用全球资源。
朱华结:中国新药的全球同步开发能力很弱。现实是,跨国大公司在国内使用廉价的工资进行各种外包业务。如何利用这些公司加强我国新药研发力量是一个很重要但又很难解决的问题。以中药为例,中国开发中药比外国公司更具有优势。高效率开发中药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首先,应该对中药品种进行一个系统梳理,重要的中药由几个研究单位重点研究,从物质基础到功能,花5~8年时间,专注一件事。经过一段时间,肯定会有好东西出来,但目前可能困难比较大。我建议,在有条件的地区,像广东、福建等发达地区,可以先搞起来。有了好结果,可供其他地区借鉴或在国家层面会有新的动作。
其次,民间验方、单方等要重视。刚开始可能会走一些弯路,大家都参与后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另一方面要靠宣传,政策上也要有一些物质奖励,毕竟我们处在一个经济社会。此外,一些老中医有绝活儿,他们常常对某类疾病的用药比较有经验,建议通过相关政策,吸引这些老专家积极参与。
期待政策助力
医药经济报:2012年即将过去,请评价这一年来我国药物研发的成绩?在即将到来的2013年,您对新药研发有怎样的期许?
平其能: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大大激发了我国新药开发的热情,直接带动了企业的新药研发,建立了一批新药研发技术平台和企业新药孵化基地等。2012年已有几个创新品种进入治疗应用,不少品种进入临床研究,还有少数中药、化药新制剂品种正在国外开展临床试验或仿制药获得FDA批准上市,新药创制的导向初见成效。
但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以“仿制新药为主”的格局尚未发生根本变化,过渡到“以创制新药为主”的局面还需要政府、企业、科研人员共同做出更大的努力。期待在新的一年和“十二五”期间,国家对新药创制有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更好的政策导向,制药企业在创新项目和综合研发实力建设方面有更多的建树,预祝科研人员在新药创制领域取得更多产业化成果。
朱华结:我认为,手性药物的研发将成为药物创新的主流。特别是天然药物,很多活性分子具有极难合成控制的手性中心,因此,从中药或天然药中获得高质量的手性药物将具有较低的研发风险和广阔的前途。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手性药物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一是手性中心的鉴定,包括实验与理论上的创新研究,二是控制与分离,包括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以及各种好的分离材料的研发。
李又欣:2012年是医药发展较好的一年,尤其国家提出创新以企业为主体,极大地鼓励了医药企业的创新热情,但从医保、定价、审批方面来看,新药研发还有很多需要克服的困难。
2013年,希望国家从系统上解决相关问题,只有从各方面保证创新药更便捷地进入市场,同时给患者、制药企业带来益处,企业才有足够的积极性从事研发创新,中国制药业才能紧跟世界步伐,真正与跨国药企同台竞争。
手性药物的研发将成为药物创新的主流。特别是天然药物,很多活性分子具有极难合成控制的手性中心,从中药或天然药中获得高质量的手性药物具有较低的研发风险和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