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动态文章详情
[医药经理人]刘殿波:必须看到5 年以后拥有什么样的产品才会赢
日期:2012.03.22   发布:绿叶制药集团

HE :近几年,中国医药企业到韩国淘金的现象很多,韩国的医药创新跟中国相比有哪些异同点?

刘殿波: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有一定规模的医药企业已经开始投入研发,并且是做全球创新产品,很大原因是韩国市场太小了。其实,韩国真正具有前瞻性、国际化眼光的企业还是少数,主要集中在前10家,这和我们国家差不多。另外,韩国很多研发人员都是从美国回来的。韩国人研发出新产品拿到全球市场,习惯于授权合作,较少在国外设立团队销售。

HE :创新需要大家形成共识进行推动。中国目前排在前10 位或者20 位的企业的联合和合作却没有特别显现,你怎么看待?

刘殿波:企业联合的意识很薄弱。大家很难就某一个项目或者有水平的项目,向国家提出特别建设性的意见。协会是联合推动力很重要的力量,媒体也很重要。但是我们国家的协会真正发挥的作用还是很弱,还没形成一个能够影响政策的群体。创新的根本动力在于政策。比如说,如果价格政策、医保政策或者药品审批政策朝着有利于企业的创新方向调整,将会对企业的创新力度有更大推动。现在我们的策略是,每有一个创新产品,都要同步到国际上注册,我们先提高目标,把中国作为我们未来市场的一部分,兼顾国际和国内市场。

HE :绿叶一直在推行国际化战略,你认为要实现这个战略,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刘殿波:做国际化企业,首先必须拥有国际化的研发能力,自豪地讲,这一点我们已经具备。绿叶已经有不只一个产品在美国开展注册临床研究,我们有信心将更多新产品推向国际注册;第二,随着研发国际化,必须有国际化的GMP的条件,包括FDA认证、欧盟认证、澳洲认证等;第三,国际化营销要跟得上。我们现在跟人家一起合作开发市场,最终也要独立开发。所以,我们会培养并引进更多国际化人才,这都需要时间,至少10年。绿叶未来要做成本部在中国的跨国公司,即使只是在中国销售的产品,生产条件、质量管理也要达到国际化水准。

HE :对于国外市场的开拓,你觉得中国以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刘殿波:以绿叶为例,我们会国内、国际市场同步发展。开发国外市场,我们会选择大公司作为合作伙伴,等实力进一步壮大、品牌有了一定知名度后,再有合适的产品就可以建立营销团队自己做了。

HE :现在职业经理人特别是外企的高管到民企的现象很活跃,绿叶大概从什么时候将高管层面的外企职业经理人引进来?

刘殿波:高管层面,集团副总裁李又欣、刘玉波和COO陈文德3个人比较典型,今年是又欣加盟绿叶第5年,他带领整个研发团队达到了国际水平。玉波是3年前来的,他将我们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高了一大步,建立了绩效管理体系、集团化人事管理系统,提高了挖掘国际化人才的能力。去年文德来了以后,我们又一连引进了3位具有跨国公司背景的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总监级别的人。

HE :你对这些职业经理人的期许是什么?现在外企的人转向民企和国企的人不少,但是留下来的人却不多,你觉得,这个关系应该怎样处理?

刘殿波:融合需要时间。不成功的案例,大多是因为双方都没有耐心。民营企业吸引跨国公司的人来,期望过高。再者,职业经理人到民企来,因为环境变化很大,有些感到很不适应,很快就离开了。
民营企业选人方面不要太急。要能够以包容、学习、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民企发展。职业经理人来的目的是把事做成,这需要经理人自身并带动这个组织做很多改变,最终才能成功。

HE :这几年你的工作重点是什么?跟前几年相比变化大不大?

刘殿波:变化不大,一直按照我们的战略方向去推动。并购和BD业务有了成果后,整合是我们当前比较重要的工作,包括管理方面和营销体系上做深度整合。我们要走中国特色道路,也要学习跨国企业的整合能力。

HE :整合改革对短期的业绩会不会产生影响?

刘殿波:不一定。这次改革,会使增长变得更加健康、可持续。

HE :现在,你的时间精力,分配到研发方面、制造产品方面,还是市场一线方面的营销多一些?

刘殿波:现在我的时间主要是在战略层面的推动,具体工作都不去做。第一,我是一个资源的协调者与资源的整合者,利用政府资源、行业资源、内部资源达成目标;我的第二个任务是团队建设。我越来越感受到,作为公司的最高层管理人员,要在用人上花很多功夫。

HE :你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得全球市场或者本土市场未来的趋势的信息?

刘殿波:我觉得,对于中国医药企业,不是靠今天获得一点信息就能做战略,而是从创立企业开始就要找到大方向。作为一个企业家,如果想要带领公司走远,一定会用国际化的眼光看待我们这个行业,不仅要做好中国市场,更要寻找机会做好国际市场。

HE :原来你讲过动态战略,你觉得这几年国内医药市场变化大吗?

刘殿波:我觉得,这几年国内医药市场表面上变化不大,但深层次的变化相当大。表面上,国家的药政、医疗体制改革、价格政策、医保政策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深层次的问题就不一样了。我觉得动态战略管理,不止是看今年的变化,你要看远5年才行,否则,现在所谓的动态管理是没有意义的。

HE :深层次变化有哪些方面?

刘殿波:产品结构。必须看到5年以后拥有什么样的产品才会赢。要观察国家的药品政策倾向、定价政策以及新医改后医院临床用药的变化。

 

返回列表